海参养殖常见的黄管菜的防控技术问答
○海参养殖常见的黄管菜是属于什么生物?
海参养殖中常见的黄管菜属于绿藻门石莼科浒苔属生物。黄管菜的学名为肠浒苔,藻体呈黄绿色或绿色,管状,膜质,单条或有分枝,一般高 10 – 40 厘米。它生长在中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,也常附着在养殖贝类、海参等的筏架上。在海参养殖环境中,黄管菜大量繁殖时可能会对海参养殖产生一些影响,比如与海参争夺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等。

○常见的黄管菜有哪些?
黄管菜通常指的是浒苔属绿藻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缘管浒苔:藻体鲜绿色至黄绿色,管状中空,有时部分扁压。主枝明显,分枝细长,一般高 10-40 厘米。生长在中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,也常附着在养殖贝类、海参等的筏架上。
浒苔:藻体草绿色,管状膜质,丛生,主枝明显,分枝细长,高可达 1 米。多生长在潮间带岩石上、泥沙滩的石砾上,有时也附生在大型海藻的藻体上。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,东海沿岸产量较大。

扁浒苔:藻体呈绿色或黄绿色,片状,膜质,较薄,一般具有不规则的裂片或分枝。藻体的边缘较为光滑或有一些细小的齿状突起,通常生长在潮间带的岩石、沙滩或泥滩上。
条浒苔:藻体亮绿色或者暗绿色,高达 40 厘米,管状中空,分枝细长众多。是沿海人常采集食用或用作饲料的藻类,可以鲜食,也可晒干贮存。

○黄管菜对海参养殖有哪些危害? 黄管菜对海参养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危害:
争夺生存空间:黄管菜繁殖能力强,大量生长时会在养殖池塘底部、水体中以及附着在养殖设施上,占据大量空间,挤压海参的生存和活动空间,影响海参的正常生长和栖息。
消耗氧气:黄管菜在夜间或阴雨天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,容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。此外,当黄管菜大量死亡后,其尸体分解也会消耗水中的氧气,导致水体缺氧,使海参出现浮头、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等情况。
影响水质:黄管菜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,如氮、磷等。但当它大量繁殖后又迅速死亡时,会向水体中释放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,导致水质恶化,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,这不仅会影响海参的健康,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。
阻碍光照和水流:大量的黄管菜漂浮在水体中或附着在池塘壁上,会阻挡阳光进入水体,影响水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,进而破坏养殖池塘的生态平衡。同时,黄管菜的存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水体的正常流动和交换,不利于养殖环境的稳定和改善。
引发海参疾病:黄管菜大量繁殖和死亡后形成的不良环境,会使海参的免疫力下降,容易受到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,从而引发各种疾病,增加养殖海参的死亡率,给养殖者带来经济损失。
○如何减少黄管菜对海参养殖的危害?
以下是一些减少黄管菜对海参养殖危害的方法:
养殖前期预防
清塘消毒:在放苗前,彻底清理养殖池塘,将池底的淤泥、杂物等清除干净,然后用生石灰、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,杀灭池底和水体中的黄管菜孢子及其他有害生物,减少黄管菜的初始来源。
进水过滤:养殖用水要经过严格的过滤处理,可在进水口设置多层滤网,如 60 – 100 目的筛绢网,阻止黄管菜的孢子、幼苗等随水进入养殖池塘。
养殖过程管理合理控制水质
调节营养盐: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氮、磷等营养盐含量,通过合理投喂饲料、控制施肥量等方式,保持水体中营养盐的平衡,避免水体富营养化,减少黄管菜生长所需的养分。
控制水温与 pH 值:海参适宜生长的水温一般在 10 – 18℃,pH 值在 7.8 – 8.6 之间。保持水温、pH 值等水质指标的稳定,可抑制黄管菜的过度繁殖。
加强增氧与换水:安装增氧设备,保证水体溶氧充足,促进水体流动和交换。定期换水,保持水质清新,减少黄管菜生长的有利环境因素。
科学投喂管理:根据海参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,精准投喂优质饲料,避免饲料投喂过多导致残饵在水中积累,造成水体富营养化,为黄管菜生长提供养分。
生物防治:在养殖池塘中适量投放一些以黄管菜为食的生物,如某些贝类、鱼类等,通过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控制黄管菜的数量。但要注意选择的生物不能对海参养殖造成负面影响。
黄管菜处理措施
人工打捞:定期巡查池塘,一旦发现黄管菜大量繁殖,及时组织人力进行人工打捞,将黄管菜捞出池塘,减少其在水体中的数量。这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方法,但劳动强度较大。
药物处理:在必要时,可使用一些专门针对藻类的药物进行处理,但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,选择对海参毒性小、残留低的药物,并注意用药后的解毒和水质调节。
利用微生物制剂:定期在池塘中泼洒一些有益微生物制剂,如光合细菌、芽孢杆菌等,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质,抑制黄管菜的生长,同时改善水质,为海参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。
○药物防治黄管菜的具体方法是什么?
使用药物防治海参养殖中黄管菜需要谨慎操作,以下是具体方法:
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:
局部用药:若黄管菜在池塘局部区域集中生长,可将药物稀释后,用喷雾器等工具对黄管菜密集区域进行局部喷洒,尽量避免药物扩散到整个池塘,减少对海参及其他有益生物的影响。
全池泼洒:当黄管菜大面积繁殖,不得不采取全池处理时,要先将海参转移到暂养池或其他安全区域,然后按照计算好的用药量,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均匀泼洒到养殖池塘中。
用药后的处理
解毒处理:用药后,需密切关注水质和海参的情况。可使用硫代硫酸钠等解毒剂进行解毒,一般每亩使用 500 – 1000 克,以降低药物残留对海参的毒性。
水质调节:及时更换部分池水,改善水质,同时可投放一些微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,如芽孢杆菌、沸石粉等,促进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和沉淀,恢复水体生态平衡。
观察海参状态:在将海参放回原池塘后,要仔细观察海参的摄食、活动、生长等情况,如发现异常,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。
使用药物防治黄管菜可能会对养殖环境和海参产生一定影响,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先进行小范围试验,确保安全有效后再大规模应用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