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山宝神

广州白云山宝神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

广州白云山宝神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热线电话
技术服务, 水产技术, 猪病技术, 禽病技术

规模化养猪、鸽、鸡、鸭和鹅等动物维生素C缺乏症的防控

维生素C缺乏症是由于体内维生素C缺乏或不足后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,俗称坏血病。其特征是皮肤、内脏器官出血,贫血,齿龈溃烂、坏死和关节肿胀。 维生素C(又称抗坏血酸)广泛存在于青绿植物中,除了人及灵长类和豚鼠以外,大多数动物体内也能合成,因而畜禽很少发生缺乏。本病当今畜禽快速生长并且主要在舍饲条件下的猪,犊牛和家禽以及鸽也会常见有发生,偶发于犬。妊娠银狐因维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新生仔兽维生素C缺乏症,称为新生仔兽“红爪病”。

()病因。长期饲喂缺乏维生素C的饲料,如煮熟的粉料、阳光曝晒的干草、高温加工的饲料及因贮存过久发霉变质的饲料。幼畜出生后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,必须从母乳获取,若母乳中维生素C含量不足或缺乏,容易引起发病。在胃肠疾病或肝脏疾病过程中,维生素C吸收、利用、合成障碍。肺炎、慢性传染病或中毒病,使体内维生素C大量消耗,引起相对缺乏也可致病。在慢性疾病和应激过程中,维生素C消耗相对增加,可发生相对性缺乏。另外,已发现猪有遗传性坏血病。

(二)、发病机理。体内维生素C以还原型抗坏血酸形式存在,与脱氢抗坏血酸保持可逆的平衡状态,从而构成氧化-还原系统,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,如参与细胞间质中胶原和黏多糖的生成,参与生物氧化还原反应,参与氨基酸、脂肪、糖的代谢,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,并促进肠道铁的吸收等。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机体一系列代谢机能紊乱。主要是胶原合成障碍,导致细胞间质比例失调,再生能力降低。骨髓、牙齿及毛细血管壁间质形成不良,毛细血管的细胞间质减少,变得脆弱,通透性增大,易引起皮下、肌肉、胃肠道黏膜出血。软骨、骨、牙齿、肌肉及其他组织细胞间质减少,使骨、牙齿易折断或脱落,创口溃疡不易愈合。铁在肠内的转化、吸收和叶酸活性降低,影响造血机能而引起贫血。抗体生成和网状内皮系统机能减弱,机体自然抵抗力和免疫反应性降低,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,极易继发、感染疾病。

(三)、临床症状。由于动物体内(除灵长类)能够合成一些维生素C,因而其缺乏症的发生较慢。在疾病初期表现精神不振,食欲降低,幼畜生长发育缓慢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出现特征性出血性素质症状。皮肤出血多发生于背部和颈部,毛囊周围呈点状出血,继而融会成斑片状。出血部位被毛脱落,表现皮炎或结痂,时间长久则形成溃疡。齿龈黏膜肿胀、疼痛、出血,进而形成溃疡,严重时颊部和舌也发生溃疡或坏死。齿龈坏死或齿槽萎缩而使牙齿松动,甚至脱落,大量流涎,口臭。关节肿胀、疼痛,活动困难,喜躺卧。胃肠、肾、膀胱、鼻黏膜出血。毛皮动物妊娠时维生素C缺乏,其所生仔畜四肢关节、爪垫肿胀,皮肤发红,故称“红爪病”。严重病例,爪垫可形成溃疡和裂纹,多于出生后第2天就发生于跗关节,仔畜多于出生后2~3d死亡。 血液检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逐渐下降,出现正色素性贫血,并伴发白细胞减少症。

(四)、诊断。根据病史、临床症状(出血性素质)、病理解剖变化(皮肤黏膜、肌肉和内脏出血,齿龈肿胀、溃疡、坏死)和实验室检测血、尿、乳中维生素C含量下降及贫血等进行综合分析。

(五)、防治。改善饲养管理,给予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青饲料。但是在当今畜禽快速生长,并且主要在舍饲条件下的规模化养猪,犊牛和家禽以及鸽也会常见发生,需要注意适当补充。对犬和毛皮兽供给新鲜肉、肝脏和牛奶。轻症病例,用维生素C内服或拌料饲喂,猪每天0.2~0.5g,犬0.1g分3次口服,连用7d。有感染时,可加大剂量。反刍动物因维生素C在瘤胃内可被破坏,不宜内服。病情严重者静脉或肌肉注射10%维生素C注射液,马、牛20~50ml,猪、羊5~15ml,犬3~5ml,每天1~2次,连用3~5d。维生素C与10%~20%葡萄糖溶液混合注射,可增强效果。

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加强饲养管理,杂食动物要多饲喂新鲜青绿饲料,冬季喂一定量胡萝卜、青贮饲料和优质干草。饲料加工、调制不可煮或用碱处理,青饲料贮存不宜太久。仔猪断乳要适时,不宜过早。为防止新生仔猪脐管出血,可于产前1周给妊娠母猪补饲维生素C。 (参考文献略)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在线客服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